[概述]名家描写家乡的散文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名家描写家乡的散文 篇一在人的一生中,会有好多事,好多人,被时光的流水冲刷掉,唯有记忆,像一瓶胶水,粘在心底,永远也擦抹不去。
我的家乡在川中盆地的一个小山村,虽然它和千千万万个西部村寨一样,贫穷落后,但在我的心目中,家乡永远是美丽的。我喜欢她的安详,喜欢她的宁静,喜欢那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环绕过一座座低矮的山峦,沿着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日夜不停地向着干流流淌。河水是清澈的,能看清河底的石头,河水倒映出两岸的巴茅和冠木,呈现出一幅悠然静谧的画面。村子的后面,耸立着一座高高的山峰,名字叫作尖坡,十分雄伟壮观。山峰的两侧绵延着两道弯弧形状的山岭,中间突兀起一座低矮的山丘,远远望去,很像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又像是一把巨大的椅子,不得不让你很想骑到凤凰的背上,或者往那椅子上一坐,然后眯缝起双眼,来看周围的风景。这时候你会看到,村子的房屋全是清一色的石板篾墙,灰瓦屋面,村里每一座房子的前后,都种满了竹子,一片片,一簇簇,互相掩映,郁郁苍苍。哦,对了,我就是在竹林中长大的。
竹子代表人烟稠密,所以家乡世世代代喜欢种竹,但凡有人居住的地方,都能见到大片大片的竹林。打很小的时候起,竹子就走进了我的记忆,不经意间,也逐渐种进了我的骨髓。那一根挨着一根的翠竹,挺拔而又笔直,无论春夏秋冬,总是那么生机勃勃,清翠欲滴,仿佛在用一节节身躯,丈量着漫长的岁月。
“月扫曲梢烟蒙胧,风惊晓叶如闻雨”。在外的日子,我总是思念家乡的竹林,不仅因为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见证了世纪轮回,而且更重要的是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艰难成长。竹林里留下过我无数的欢乐,同时也留下了我失望和迷惘时的悲伤。记得我刚刚学会走路,母亲就牵着我到竹林里拾拣从竹笋上褪落下来的箨叶,那是一种裁剪鞋底校样的材料。后来,我逐渐长大,便经常到竹林里面玩耍,拿着砍刀,把竹子劈成篾片,做成宝剑或弓箭一类的玩具,和别的孩子一同排兵布阵、打闹嬉戏。那是多么难忘的时光啊,有时,我们还用竹枝做成短小的竖笛,吹奏出一首首只有声调没有旋律的曲子。或者就在竹林里追赶着蝴蝶和蜻蜓,搬开竹根边的岩石,寻找埋藏在下面的蚯蚓。再后来,我长大成为了一名初中学生,每逢星期天,我都按照母亲的吩咐,把一根根的竹子砍下来,扎成一捆,扛到集市上去卖,每次能够卖到三五块钱,除了换回一些油盐酱醋外,而且还能买几尺薄薄的布料。放暑假的时候,我还学会了编织箩筐竹席之类的用具,这比光卖竹子要增值好几倍。有时一个夏天,我能编织七八张席子,卖十几元钱,够一个学期的学费。每到冬天,母亲就叫我把一些不发笋子的竹蔸刨出来,码在屋檐下面,晾干以后当作柴火。那时父亲在公社的一家农具厂工作,每月不到30元工资,一家人的生活过得非常清苦,是竹子帮助我们度过了那一段艰难的日子。
初中刚一毕业,我就被挑选加入了特种兵部队,从此离开家乡好几十年,虽然中间回去过几次,但每一次都是匆匆而返,根本没有时间光顾那片竹林。直到2012年,有一次出差,顺路回了一趟老家,我才有机会专门到竹林里去逛了一圏。
那天,竹林里特別安静,没有风,也没有鸟鸣,像是一座空了很久的房子,阳光从枝桠的缝隙中漏下来,照着地上的野草,才多少透漏出一点儿生气。竹子们都规规矩矩地站在那里,表情冷淡,好像从来就不认识我似的,只有夹杂在其间的永远也长不高的次生竹荊,在我路过它们时,偶尔拉了一下我的衣角。我一根一根地数那些竹子,觉得比以前的要细小多了,有的还弯腰驼背,竹节上露出一个个细小的虫眼。我想,竹子是不是也和人一样,经受不住时间和风雨的磨砺,或者是村子里的人都走空了,没有谁来看护它们,竹子也觉得寂寞。这样一想,心里便多了一分怜悯,一分爱抚。我一边数着竹子,一边用手抚摸着竹干,身体也尽量离近一些,试图让它们能够感觉到我的体温。但我不想让它们看到我的伤感,故意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所以每数一根,我都要用脚尖轻轻踢一下,就像踢一个满屁股都是泥巴的调皮孩子。可是就这样踢着踢着,眼中的泪水却止不住流了下来。
回单位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眼前都会出现家乡的竹林,出现那个与我小时候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的村庄,内心就像竹子一样空空洞洞的。
我家乡的竹林啊。
名家描写家乡的散文 篇二用情去感知这个世界,用爱去融入这个红尘……
路上的行人,渐渐稀少;路上的车子,莫名的拥挤。都市的霓虹灯,依然闪烁,只是跳跃的影子,减少了很多,很多。尽管,夜仍然是夜,酒仍然是酒。
身居繁华的喧嚣都市,心却奢望宁静如水的寂然小村。群山,青草,绵羊,牧童,还有绵延的云,朦胧的雾,更有生生不息的情,暖至灵魂的爱……
劳累了一天,紧绷的神经,终是要放松。或者,用情抚摸;或者,用爱温润;或者,用酒精麻醉;或者,用往事穿插……
有时,狂躁的自己,甚至用暴走释放心情的无助,谋求灵魂的归宿。当精疲力尽的身体,躺在草坪上,望着繁星闪烁的夜空,心总会莫名的疼:远方,应该也是星月灿烂吧!
是,夜?漆黑了谁的心,又敲碎了谁的梦幻?
只是,有些路,总要一个人走。或者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暗伤,不见太阳,不经雨露。只不过,这伤,或深,或浅,而已。
都说世相迷离,我们常在如烟世海中丢失了自己,而凡尘缭绕的烟火又总是呛得你我不敢自由呼吸。千帆过尽,回首往事,那份纯净的梦想早已渐行渐远,如今岁月留下的,只是满目荒凉。
林徽因如是感慨,是那个年代的因果吗?可是,一唱雄鸡天下白,岁月悠然走了将近一个世纪,红尘依然……
陌上花开,风在呢喃。谁,陪你聆听季节的呼唤?谁,陪你仰望星空的转换?
一个人,一杯酒,饮尽红尘的冷暖;一个人,一杯茶,品味岁月的酸甜;一个人,一本书,阅览浮世的清欢。一切,都只是云烟过眼,终会如风。
夜,深了,冬夜,更冷了。
独自坐在吧台上,一杯酒水,静静地陪着,说不上寂寞,也说不上狂欢后的孤独,就那样陪着夜,陪着这个城市,将故乡抛弃。
谁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你看,移动的舞步,闪烁的灯光,靓丽的身影,流淌的音乐,无不展现着迷人的风景。间或,激情的接吻;或者,浪漫的红玫;还有,高贵的紫罗兰……夜,总是撩人的。
谁说,熟悉的地方只有错过的人?你看,流动的大街小巷,匆匆的行人,遇见就是缘分,一个微笑,一次牵手,或许都会温暖异乡的寂寞。快速的列车,擦肩的你我,一声你好也会化解彼此的陌生。
是谁,在等你缓缓归?
那片荒芜的土地,那条曲折的泥路,那叶落寞的小船,那条清澈的淮河,还有儿时嘻戏的时光:田野中挖野菜的春日暖阳,麦田里捡拾麦穗的炎炎夏日,沙滩上流连忘返的秋水清凉,雪地里堆垒狮子的欢歌笑语。还有,倚门微笑的亲人… ……此处隐藏10735个字……拿着一把陈旧的蒲扇悠哉悠哉喝着茶聊着天儿,却是有一番看云卷云舒的惬意。而高大的白杨树上常常会有鸟窝,那便是我们少年时战斗的目标了,不管是什么鸟,只要被我们盯上了哪还有不下来的道理!现在依然记得有几个人爬树爬的很快,但是,家长一般是不允许小孩子爬上爬下的,认为那样太危险。但这些约束又怎能管的住少年的调皮的兴趣呢。因此,掏鸟窝变成了孩子们的童年第一大趣事儿。他们不管树有多大,有多高,只要双手抱住树干,而双脚就像长在树上似的,蹭蹭的非常灵活的就爬了上去。到了鸟窝所在树枝上就匍匐着身体一点儿一点儿蹭着往前爬,这时候,树下的孩子都全神贯注,甚至是惊心动魄的盯着树上的人。当那人只手碰到鸟窝时便会激动的哇哇大叫,下树后手舞足蹈,拿着幼鸟在伙伴前来回的炫耀,然后回到家后被狠狠地骂上一顿。而现在的故乡依然有那些树木,只是很难见到树上有人了,偶尔见到,也尽是那些伐木工人了。
不仅是树,故乡的水也是清澈灵动的。
最近的就要说村子边上的那条河了,或者说,大沟,因为那并不是很宽阔,七八米的样子,只是特别长罢了。那里的水十分清澈,微风吹过时,泛起小小的波纹缓缓的向南方流去。而同样是夏天,那时河里也最是热闹。河流中尽是芦苇,在南方离村子二三里地的地方有一座石坝,石坝后方有一片空开的水面,然后四周便又尽是芦苇了。村中的女孩子中午时间段从不往那儿去,因为那是我们男人的地盘。每到天热的时候许多人都会去那儿泡澡,尤其是小孩子最多。常见到这样一个场面,一个十二三岁的娃娃光着屁股站在石坝上,双手放开,仰面朝天,就像泰坦尼克号里的露丝一样拥抱天空,然后猛的纵身一跃落入水中,溅起一大片浪花。他们调皮的在水中嬉戏着,一个个活脱脱的像个精灵,不管水有多深总能来去自如,当然除了我之外。
故乡的水不仅是我们的乐土,同时也是自然予以我们的丰厚的鱼乡!
每至深秋,村中总会有一些人组织抽水捉鱼。他们将河流的一段截下来,扎上两个泥坝子,然后中间用好几台柴油机抽水。而组织外的人便聚集在河流两岸观看,并且不时的嚷嚷道“呦,狗蛋,那儿有鱼,呦,是个混子,在坝子跟前”总之他们会表现得很热情。当水抽的差不多的时候便只剩下厚厚的水草了,一片片一层层,不知志摩兄看见会是什么感觉……关键是上面的鱼,没了水,只能在水面上蹦跳着蠕动着,看的我们这群小孩子一阵心痒痒,颇有一种想要下去捉鱼的冲动。而到晚上结束时便开始分鱼了。村里的人很大方,没参加捕鱼的人也会分几条尝尝鲜,这样村子里的人便会兴高采烈的回家准备丰盛的晚宴了。这些事情现在是看不到了,但是看到那条河却总会想到当年的那些事儿,因此,常沉默良久。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那些人,淳朴、天真、善良、可爱、烂漫,如今十多年过去了都长成了大姑娘大小伙儿,也常常结伴去当年的河,当年的林子去散步,去回忆当年的奇葩的难以忘记的事情。故乡,也就成了我们过去的乡村,曾经的记忆。现在望着那芦苇丛,那石坝,那村子……好时光过得总是很快,我们这一代的童真便这样结束在了岁月中,我们向社会的高层行步,向村子以外的世界探索,向儿时的梦想奋斗。但不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我们都会记得——我们是从迎水村子里走出来的人。
故乡存在过去,也存在这焕然一新的村子中,不论房子换了多少瓦,那却总是我们的故土,我们的故乡。
名家描写家乡的散文 篇十今天晚上的某一刻,突然好想念妈妈,想吃她做的龙虾,简单利落,只加入食盐和鸡精,别无其他,却有着高级大厨都无法仿效的美味。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特别的念旧,是不是顽皮的精灵不禁意间撞开了记忆的大门,尘封的过往奔涌而出,无法遏制。
车轮在不停歇的旋转,城市的喧嚣纷扰被远远的甩在后面,回首望去,只有星星点点在闪烁着愈发微弱的光芒。心中没来由的轻松,远离了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的缘故吧。进城好些年了,早该习惯,也一直认为自己已然习惯。
想起了一首儿歌中的句子:月亮走,我也走。此刻我就是月儿最忠实的跟屁虫。今晚的月亮很圆,朦胧的倾泻着如水的光华,犹揽云纱半遮面。马路边氲黄的灯光将一对依偎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悠悠的缠一绵。
学生时代的暑假,也是这样明媚的夏夜,各种夜游的小虫子隐匿于草间,欢叫个不停。刚下过雨,不知名的蛙呱呱奏着粗犷的交响曲,倒有几分琴瑟和鸣的和谐。我依偎着妈妈坐下,把脑袋伏一在妈妈的膝盖上,闭着眼睛听妈妈讲述她苦难的童年故事。不自主的哼起那为很多人所熟悉的旋律:我们坐在高高的土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车子行驶的很快,还没等我从沉浸中回过神来,家乡的标志性建筑物——硕一大无比的水泥球,映入眼帘。大球上雕刻着一个拉着大弓的男人做射击状——后羿射日。一直疑惑为什么用射陽来命名我的家乡呢,想来该是后羿射日的地方吧。
家乡有种麻花菜,即使连根拔起,置于骄陽下暴晒七日,也不会枯萎。传说是因为后羿射日时,第10个太陽曾躲于其根一部。为报答它的恩情,太陽承诺永生永世都不会晒死它的家族,哪怕离开了土地。
不知不觉间,我生活了二十载的小屋已经抵达。小路两边满是浓密的玉米杆子,随着清凉的晚风摇摆着硕果累累的身一子,用叶子的哗哗声欢迎着我的归来。妈妈扳了很多的玉米白水煮给我吃,看着我狼吞虎咽不雅的吃相,母亲一宠一溺的微笑着。这怕是天下所有母亲最大的幸福了。好久没吃到这么甘甜滋润的玉米了,在城里也经常买来自己煮,不知道是玉米的缘故还是煮的人不同,硬是没有此刻的芬芳。
父亲承包了屋边的小河,五年,六千元钱,一次性付清了。妈妈满足的告诉我,一年没到就把五年的成本给挣回来了,一脸的满足!记忆中的母亲一直没变,向来如此,容易满足,不贪心,淡薄一切。或许我就是遗传了妈妈的淡雅吧,对金钱名利都不是看的很重。日子舒心就好,何必计较太多!计较多了人易老!
挺着快要撑一爆的肚子,起来活动活动。梨树好像不是以前我在家时候的那个品种了,现在的是青皮梨,熟透了也就那么大,青青的外皮,小一巧一玲一珑,煞是可爱。我还是喜欢过去的那种梨。未成熟时是浅浅的咖啡色,熟透了就是那种诱人的黄。我那属老鼠的哥哥,在它刚落了花朵,还是小球球时,就开始虎视眈眈。隔不了几天就去瞅瞅,看长多大的个儿了,还不到拳头的一半大时,他就开始采摘。甜而涩,我不喜欢的味道,哥哥甘之如饴。触手能够到的无一能幸免,仅剩高处遥遥相望的几枚,孤单的摇摆在风中,颇有几分凄凉。还真是无心之功,梨树得以把根一部的营养全部输送给那几枚硕果。不用几天,只见高处金灿灿的梨子压弯了枝头。哥哥总是忍不住拿竹竿去够,我叉腰做茶壶状,鼓着腮帮子,瞪着他!许是良心发现,许是不忍心我生气,每每此时,哥总是放下手中的竹竿,双手并用把我的嘴巴挤成鸭嘴型,然后笑笑离开,边走边嘀咕:小母老虎!
想家的人儿啊,想了就赶紧着回家看看吧。看看年迈的双亲,和他们话话家常,告诉他们你在外面一切都好。儿女是父母永远舍不下的牵挂!
赶紧着吧,趁着他们还健在,趁着他们还硬朗,莫等失去时再来懊悔没有好好的孝顺。他们要求的不多,不要你的钱,不要你的权,只要你能常回家看看他们!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名家描写家乡的散文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